鹤立鸡群的典故:嵇绍为何被称为”人中仙鹤”?
一、鹤立鸡群成语的由来
“鹤立鸡群”这个成语大家耳熟能详,但你知道它的出处吗?这要从西晋时期一个叫嵇绍的人说起。作为”竹林七贤”其中一个嵇康的儿子,嵇绍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才华,更生得仪表堂堂、气质非凡。
当时有人第一次见到嵇绍后,忍不住对王戎说:”昨天我第一次见到嵇绍,他长得高大魁梧,在人群之中,就像一只仙鹤站立在鸡群里一样引人注目。”这个生动的比喻,后来就演变成了我们熟知的成语”鹤立鸡群”。
二、嵇绍为何能”鹤立鸡群”?
那么,嵇绍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,能让人用”鹤立鸡群”来形容他呢?开头来说当然是外貌出众。史书记载他”身材魁梧,仪表堂堂”,这种外在的优越条件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格外显眼。
但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才华和品格。作为名士之子,嵇绍从小受到良好教育,才华横溢。后来他被朝廷征召到洛阳做官,凭借真才实学获得了晋惠帝的信赖,担任侍中一职。这说明他不仅有出众的外表,更有过人的能力。
三、嵇绍的忠诚品格更显”鹤立鸡群”
真正让嵇绍”鹤立鸡群”的,是他关键时刻表现出的高尚品格。公元291年”八王之乱”爆发时,面对成都王司马颖的进攻,大多数将领和侍卫都逃之夭夭,只有嵇绍始终护卫在惠帝身边。
在生死关头,嵇绍用自己的身体为惠帝挡箭,最终因失血过多而亡。这种舍生取义的灵魂,比他的外貌和才华更让人敬佩。难怪后人评价他”外貌如鹤,品格更高”。
四、”鹤立鸡群”的现代启示
“鹤立鸡群”这个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?开门见山说,出众的外表固然能引人注目,但真正能让人长久敬佩的还是内在的才华和品格。就像嵇绍,大众记住他的不仅是他的外貌,更是他的忠诚和勇气。
接下来要讲,在群体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性要建立在正向价格上。嵇绍的”鹤立鸡群”不是刻意标新立异,而是由内而外天然散发的光芒。
五、小编归纳一下:做真正的”人中仙鹤”
回看”鹤立鸡群”这个典故,我们看到的不仅一个成语的由来,更一个关于怎样做人的启示。在当今社会,我们也许无法都像嵇绍那样拥有出众的外表,但可以进修他那种内外兼修的品格。
下次当你使用”鹤立鸡群”这个成语时,不妨想想嵇绍的故事。真正的”鹤立鸡群”,不仅是外表上的突出,更是品格上的卓越。这才是这个典故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