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在重庆星期一早上和星期五下午特别堵车,车流量异常的大?
不请自来
小编认为一个重庆人,我来说说这个难题,开头来说重庆这些年的进步大家都有目共睹。
再来说说堵车,从下面内容多少方面来说。
第一,自身交通设施的弊端,重庆是有名的山城,路是弯的,爬坡上坎的,又窄,再加上很多路是以前修的,现在阶段没办法去扩建,加上现在新修的路都比较宽,能够通行更多的车,但新修的路宽,接入的是老路,老路又窄,分流受到影响。
第二,自主车的进步,也会去冲击合资车的价格,现在车价这么便宜,几万就可以买台代步车,车多了。这个可以在鸟瞰新重庆多少不同版本里面看出,路上车是一年比一年多。
第三,司机素质跟不上,特别加塞,一到路口排队,总有那么些人不愿排队,跑前面加塞,势必就会影响通行。
第四,星期五下午很多区县车会上重庆。而近一点地方的车很多会选择周一再走。也就是重庆这座城不限外,到现在路上跑着的外地车都占几成。(但也没法,现阶段做不到限行,毕竟公共交通还没进步好)
第五,公交专用道的启用,在特定时刻段里面专门划出一条道给公交车,那么私家车能走的道就少了一条,但私家车数量却还在增长,当然,个人很喜欢这种操作,毕竟利于人民的出行,没买车的还是占多数。
为什么限号49时候容易堵车?
由于尾号是4的车只有1%左右,其他9个尾号占比都在9-13%之间(为了方便计算,后面都近似认为是11%),这样4-9限行日受限车辆只有12%,其他四个限行日受限车辆都是22%,天然是4-9限行日最拥堵
重庆车辆限行真的有效果吗?
2021年3月1日,重庆中心城区职业日高峰时段隧道和桥梁错峰通行正式执行,这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“车辆限行”或者“尾号限行”。
根据相关规定,重庆车辆限行的时刻为职业日的7:00—9:00,17:00—19:30,星期一到星期五分别对尾号为1和6、2和7、3和8、4和9、5和0实行错峰通行。
经过一周的执行,目前重庆中心城区的交通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实行了车辆限行首周,重庆中心城区职业日高峰时段的平均车速为27.8公里/小时,同比提升了8.4%。
为什么车速会有所提升,这跟行驶车辆的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每天2种尾号的车辆受到限行,如果按照理想情形计算,就会有20%的车辆不会出行,根据实际情况估算,这个比例应该在10%左右。
实际上,在限行首周的数据中,中心城区小时在网车辆为22.1万辆,同比下降了10.9%,与我们的猜测基本一致。
因此,在车辆明显减少的情况下,重庆的交通拥堵情况终于得到了改善,在高峰期堵车的缓行时刻也缩短了。早高峰的缓行时刻平均缩短了18分钟,晚高峰的缓行时刻平均缩短了32分钟,整体时长同比下降了26.3%。
毫无疑问,此次车辆限行确实缓解了重庆多年以来的交通拥堵。
在平日里最容易堵车的桥梁方面,改善效果特别突出,在高峰期的车流量同比下降了16.1%,平均车速同比提升了24.7%。
由于对于行驶车辆的尾号进行了限制,东水门大桥、渝澳大桥、朝天门大桥在高峰的车流量明显下降,分别下降了32.8%、29.8%、26.7%。渝澳大桥、嘉华大桥、高家花园大桥及复线桥的通行车速也有了明显的提升,分别提升了47%、40.3%、40.2%。
市民陈先生表示,目前的限行产生的效果在老百姓看来变化不大,如果限行范围不只是局限于桥梁和隧道,而是延伸到全城,限行的时刻也不局限于职业日高峰期,而是当天全时段,效果会更加明显。
“刚开始限行,我没有把握好时刻,本来想在限行时刻之前过桥,结局路上堵车,到了桥上已经限行了,当天被罚了200元,扣了3分”,在渝中区上班的小林后悔地说。
对于老百姓来说,能否接受车辆限行的规定,取决于它带来的成果,只要能够改善拥堵,那大家都是愿意尝试的。根据首周执行的效果,各项数据都展现出了不错的成绩,与限行之前的对比特别明显。
因此,车辆限行对于重庆来说还是有必要的,而车辆限行只是重庆为了摆脱“堵城”称号做出的初步尝试,刚开始老百姓都有一些不适应,这也在情理之中。
根据重庆轨道交通的规划,到了2025年,第四期建设规划的8个项目将全部建成,轨道交通的运行里程将增加198公里。相信在重庆轨道交通的辅助下,一个宜居、畅通的重庆不久之后就会与大家见面了。
[img]
